黑法师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50年送水的脚步不停歇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

50年,送水的脚步不停歇


为了让井下矿工们能有水喝,矿工家属*素珍送水到坑口,同时宣传安全


在太原市西山杜儿坪煤矿,有位72岁的老妈妈名叫*素珍。她是一个普通矿工家属,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,她坚持到坑口送水,宣传安全知识,矿工们都亲切地叫她“*妈妈”。


五十年来,她坚持做着一件事:送水。今年2月5日,省总工会在全省职工中发起向*素珍学习的活动。


生在革命老区


*妈妈家乡在革命老区五台县,她年轻时就给八路*战士纳过鞋底。*妈妈的父亲是个老矿工,在太原白家庄煤矿当采煤工。上世纪50年代初,*妈妈也嫁到了矿山。


1954年,西山杜儿坪煤矿建矿。新矿山百废待新,条件很艰苦。坑口4公里范围内没有人烟,矿工们每天从山脚下的家里出门,沿着*土坡路走40多分钟到坑口。为了支援新矿山建设,一年后,*妈妈跟随丈夫从白家庄矿调到了杜儿坪矿。


决心给矿工送水


到新矿山时隔不久,细心的*妈妈发现,丈夫每次下班回家,经常连话也顾不上说一句,就先到水缸里舀水喝。后来她听丈夫说,矿工们在井下工作,喝水很不方便,上完班就口干舌燥。而矿山坑口附近没有水井,回家才能喝上水。


丈夫的话让*妈妈心里特别难受。她想,作为矿工家属,自己有时间到坑口送水,帮矿工们解决喝水难题。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,丈夫虽然鼓励她,但也担心她一个弱女子吃不消。


第一次送水,是在1954年冬季的一天。那天,*妈妈早早出了门,担着两桶水,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,把水担到了坑口。当时正赶上一队矿工下班,他们看到站在坑口的*妈妈,还打趣说:“谁家媳妇来了。”*妈妈喊起来:“师傅们,来喝水啊。”矿工们这才明白,这个女子是来送水的。大伙儿争先恐后聚在水桶边喝水,一会儿工夫,两桶水被喝了个底儿朝天。


从那以后,*妈妈便隔三差五到坑口送水。此后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*妈妈送水的决心。*妈妈的丈夫参加了井下突击队,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。一天,他在井下干活时,把自己带的水让给工友喝,自己渴了就舀矿井积水喝。下班回家后,丈夫感觉腹痛难忍,后来到矿务局医院检查,医生紧急诊治后才缓解。此后,丈夫就患了慢性肠炎,好多年后经医院治疗才除去了病根。


后来,矿上在坑口附近挖了井,建起锅炉房,*妈妈就从锅炉房取热水送到坑口。当时很多矿工是单身汉,衣服破了没人补,*妈妈都拿回家缝补。


想方设法送安全


在矿上,*妈妈还是一名安全宣传员。作为矿工家属,她能深刻体会到煤矿事故给遇难者家庭带来的伤痛。于是,送水的同时,她用各种办法向矿工们宣传煤矿安全知识。


*妈妈没上过学,为了写标语,她拿起孩子的课本一字一句地学,硬是学会了读书看报。之后,她找来纱窗,把写好字的纸用大头针别在纱窗上,做成横幅。每次送水时,她就在坑口把横幅挂起来。另外,她还自费买了一个报栏放在坑口,摆上安全生产的小册子和报纸,买了录音机、扩音机、麦克风,在坑口进行安全知识广播。她怕矿工听不懂自己的五台话,就把收集来的矿山安全生产的小段子,让女儿录音,在坑口播放。*妈妈前后共录制了300多盘宣传安全的磁带。


儿女不太理解妈妈


*妈妈有两子三女,现在都在矿山工作。小儿子说,他刚记事时,只记得妈妈一年到头闲不住,每天天不亮就出了门。长大后才知道妈妈每天要给叔叔们送水。到了春节,妈妈更忙,除了送水,还要在家里包好饺子,大年初一送到坑口去。


三女儿说,自己小时候特别不理解妈妈。她家附近街道上有一条露天的下水沟,她经常见妈妈一个人清理沟里的垃圾。一个同学看到了问她:“你妈妈怎么干那么脏的事,别人的妈妈都不干,你妈妈是不是脑子有问题?”一些邻居们则风言风语,说妈妈这么做是在出风头,想拿奖金,想评先进。后来,三女儿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做,妈妈只告诉她,身正不怕影子歪,由人家说吧,咱不要跟人家吵。


小儿子说,很长时间,他们只知道妈妈那么做是对的,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妈妈坚持下来。后来,孩子们都在矿上参加工作了,慢慢理解了妈妈。妈妈说过,矿山是个大家庭,大家庭好了,小家才会越过越好。妈妈是把矿山当成自己的家,她热爱这个家,她在用自己的行动建设矿山这个大家。


三女儿说,现在,说嘲讽话的人越来越少了,人们开始佩服妈妈的勇气,尊重妈妈。


*妈妈有了接班人


2月3日,来到杜儿坪矿采访。在街上一打听*妈妈的家,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,都争着指路,最后是一位退休老工人把送到了*妈妈家。


如今的*妈妈已是满头白发,但精神很好。听*妈妈说,两年前的一天,她到坑口送水时,突然感到头痛欲裂,摔倒在地。矿上紧急把她送到医院检查,结果发现她患了急性脑血栓。经过手术,*妈妈被抢救过来。如今,她的身体在逐渐康复中。


了解到,自从*妈妈生病后,一名矿嫂接替了她的工作,坚持每天给矿工们送水。送水工作有了接班人,*妈妈终于可以歇歇了。


本报梁成虎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