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法师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旧京南城轶闻录四校版 [复制链接]

1#

写在前面的话

首先,需要再四(真的是第四次了)强调,笔者能耐不济,水平很低,见识不广,心地不善。(意思就是,爱看不看,没人求你,我知道我low,别找茬儿)其次,书写工具具有技术障碍,错词错字,无法彻底避免。如果要说这是不尊重谁,那我承认确实是一种冒犯吧。最后,本想说一堆推卸责任的话语,可是想想,即便被骂,也没什么实质要负责的事情。加之,推卸责任是笔者最看不起的做法!

综上所述,以下内容亦真亦假,希望广大读者有自己的辨别能力,不被口述者以及作者所误导。不要夸笔者,他没什么好的,越夸越狂妄。不要骂笔者,因为他做事之前已经考虑过了,大概率不会改。如果是事实问题,知道了您留言就好了,摆出您的事实,以留言方式更错。如果以*气、炫耀、砸场子等方式留言,后台会收到,也会看到,但不会显示,还会以平台作反驳。这样对您极不公平,但是没办法,笔者他小心眼儿。究竟难成材料与人物。用俗话说,就是烂泥扶不上墙。用谶纬之学,谐音读读题目呗。之前写三校,因为肯定还会有错误、疏漏之处。最不放心的是我自己的专注程度、收集能力,以及语言表达能力。

以下是对旧京,也就是西安南城(以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中心)的一些人文故事,稗民轶闻的一些搜罗,外加一篇自我游记。故事不是笔者讲述的,也并非作者搜罗的,更缺乏时间一一核对或进行实地考察。所以要感谢口述历史的老者,要感谢收集风物的侠客。处于对历史人物的敬意,现在给之前的文字做出一些校对,更正,特此辑录。

本文十篇合成,共计三万余字,不足之处有所修改,图文部分有增加,格式有改变。

后附各篇链接,以证修改。

旧京南城轶闻录(初校版)

旧京南城轶闻录(复校版)(被我删了,原因见后文末几段)

游走三学街

三学街补记

徘徊柏树林

来去兴隆巷(一)

来去兴隆巷()

来去兴隆巷(3)

过往木头市(一)

过往木头市(二)

西安城南一大爷(00.8.18,已撤稿)

三学街上一将*

市井江湖.人

游走三学街(00.7.17)

最近易燃易爆。许多事情没法说。总之希望大家都像个人吧。反正我是会烂下去的。不比这个社会慢半分,甚至快几拍。在此之间,不针对我的话语,都能往自己身上安。是病不想治,还小心眼儿。故,请勿靠近。

闲事儿说完了。以下正文。手机打稿,错字满篇,请见谅。

三学街我原是不熟悉的,起初只知道书院门,后来知道碑林。记下三学街大概已经十六七岁了。

在网上看了青曲社的宣传片儿,三学街的印象才更深了。

很小的时候因为某些人要写作文,一家人去书院门游赏一翻。给他买了毛笔,颜料,还有一只埙。我也想要,什么都没有得到。可能因为年岁太小了吧,印象中是看不全摆放埙的桌面的。当时街中间都是各式各样的小车小摊儿。人总是挤来挤去。那时只记得有一垒塔,一座牌坊。小孩子的视角只能看见这些。

某年六一,带我去玩儿,一家人在宝庆寺塔旁边的一个面馆儿吃了顿油泼面。姥爷说很久之前有个陈姓师傅,双眼视力障碍,俗称瞎子,他掌勺烧油,泼辣子。此一绝!听个故事喝点儿面汤,小孩子怎么会在乎吃不吃肯德基。

大概过了十年之后,我才跟三学街柏树林熟络起来。原因是我有一段时期有大量的时间看人物传记。什么有个人叫井勿幕,还有个人叫于右任,吴宓,嗷,也是陕西人。小南门叫勿幕门,要去看看。于右任估计在书院门?太好了,顺路走下去就好。就是在街上走一走,高一的暑假,一个人坐上公交,背一个买菜的包包,在城根儿走啊走。等听见冰露一块了,就可以喝水了。

没有门票,没什么导游,也基本没什么玩伴,一个人走在街上,与前人神会。没觉得太阳多炙热。宝庆寺是怎么一回事儿,关中书院和关学有什么意义,三学街为什么叫三学街,怎么不叫五学街六学街。自己挨个看介绍碑上的文字。甚至每条巷子里每一家的门是什么样子,匾是谁题写的,门前挂了什么鸟,都会拍下来。

记得有只松鸦被关在大铁圆笼里,不停地说你好。一看就是很久。

张嘴闭嘴谈钱,整天到晚忙赚钱的人才是最无聊的人啊。钱哪里有尽头,多少算多多少算少呢?还害得别人一起陪玩儿。故事,可是好的,坏的,都不多了。坐在车里看不见青砖灰墙国槐树荫。不独自行走,难与古人相会。有些事物,拿多少钱也淘换不来。

看不懂的,或者还想知道的,回家上网就查,查完接着去溜达。高二的时候认识几个朋友,就喜欢在这儿逛。夏天特别好,有大树阴凉,还有马路牙子能坐。当时痴迷篆刻,买了许多像样的青田石,一块只要四五块钱。刻了章子多半送朋友了,还好这些朋友还能在朋友圈里见面。每次去转悠都不会空手而归,在摊儿上店里买锭墨,买几块石头,几个小葫芦,几支折扇,转手送人。大家都知道越往里走,货越地道。

中间进碑林转悠过一次,因为不喜欢写毛笔字,也不知道哪块碑文字书法意义重大。只看内容,走到左传跟前就不走了。来回地看。查资料知道,这原来是孔庙啊。之所以偶像不在,传说某年打雷下雨,大殿受到雷打火劈,配祀的朱熹像让雷火劈个粉碎,孔圣人完好无损,只是旧了些。正好顺势,土埂木偶被拉进了仓库。没有孔子,看看春秋好了。

大成殿,网图,侵删,下无备注旧照片、图同此

好几年之后,才懂得一些碑石的重要。买过一张便宜的兰亭序拓片,现在还挂在客厅。每每看到死生亦大,就欲痛哭流涕。

高三毕业的时候,不怎么时兴写同学录了,我就想到买轴空卷轴,请大家随便写。几个人不复习考试,跑到三学街找空白卷轴,顺便在大槐树底下喝了蹬车卖的油茶麻花。搬家的时候,特意把卷轴取了回来。但现在怎么也不想打开看看。

当时极其想买一串儿绿檀珠子。钱不够。发誓一定买。下半年上了大学,攒出一点点生活费,马上去买了珠子。那个摊摊就在三学街上。那个时候应该多走几步留意下青曲社,可惜,总是追那些看似要滚滚向前的事情。

又过了几年,再去帮人买章料,发现路中间的小摊子没了,街上人不很多。店铺倒是还都开着。一条街上窜来窜去,好几回,把需要的料子搞到手。转手倒出去,赚了小一千块。当天就去吃了泰国菜。我终于知道什么叫艺人钱当天完。看着街边儿广场的孔子像跟自己说,以后不宰人,不干这些活儿。想想,那些章子刻的好像真的不如我哦。毕竟没收多少钱……

那次去青曲社楼下看了看,过马路走到卧龙禅寺去看雪景。微飘散霰,中庭有居士们穿着斗篷念诵着什么,做着一套严肃的仪式。我和友人看了一阵,他们散去了。再看看周围的介绍,说是弘一法师题过字。知道佛教里也有律师哦……虽然弘一法师编过一本书,就是蔽国较早的国际法教材,曾经在某校自编的国际法教材的引注看见,有清华的老师查资料找不到,私信发给他,我们微博互关了。现在微博已经被封好几个月了。里面有好几位敬重并且互关的师友。跟要被拆了的民居一样。

去年就听说三学街要改造,碑林要扩大。急急忙忙去看看。已经从书院门牌坊下过,店铺零零散散开门,贴着甩卖。路人稀稀拉拉。游客走到关中书院,见进不去,在门口拍拍照。有些就折返了。三学街口的碑拓摊儿还在,只是放在门口,就摆了一点点。无甚遮蔽,愁云惨淡。碑林里面的拓片一张大几百,外面一张裱好的最多一百多。其实,都是真的。假的也没几个人会细看,挂家里好看就行。起码没错字儿。。。

沙雕作者本人

走在街巷,终于被阴郁的天气提醒,我好像是学过法律的人吧……走进咸宁学巷第一进门廊建筑下面看告示。其他的都没仔细看,一条就把我气笑了。拆迁安置房在国际港务区秦汉大道。什么概念?大概是京城二环里把四合院拆了,昌平或者大兴、通州,换一房。傍边一些住户聊着补偿和退休金的事情。我往魁星楼方向看了看。保不齐哪个是秀才举人的后裔,哪个是前朝贵胄的子孙,看看国槐,关心一下碑林前剩的一只狮子是公是母也挺好。

扭头又见到几对儿急急忙忙拍婚纱照的。孔庙前面拍婚纱照,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讲究。也没见考试的学生去拜一拜魁星楼(魁星楼看得见,魁星阁一般角度看不见)……

好想看看某一档建筑设计节目的改造老旧民居的结果。之前友人告诉我,房子的主人和她聊天,完了回家,房子不见了。剩下部分迁移了一些。实在不忍看先贤所遗产业被糟蹋之后的样子,遂与朋友会和,离开了。

或许拆改,一统安排是一种更优的规划。或许种种人物的考量是最佳的方案。或许以后三学街啊柏树林啊更红了。可我不能不想,人的生活方式,人的存在意义,非要是一种吗?人进了工厂做工就叫文明,人放牧打渔狩猎就是野蛮?吃饺子蘸酱油,豆腐脑是咸的就一定是标准答案?少吃一盘菜就是节约节俭,多买一辆小汽车就是扩大内需?每个景点都要跟大某塔灯具城一样走流量,古都的文化底蕴就挥发了?

希腊有个叫苏格拉底的人被神誉为最聪明的人,他自己却说自己是无知的。三学街文庙里有孔子,他老人家说过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
古都是不是废都,可以管窥。许嘉璐在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一书里分析说,越是古代王皇宫室跟民居越融合,愈加砖制,宫阁殿宇与民居越隔绝。

某社有歌曰,且看那灞桥柳年复一年绿又*。

三学街补记(00.7.18)

上一篇赶落(其实每一篇笔者都在追求速度,毕竟各位的暑假不长了),还有些事情没有来得及补充。

魁星楼。据说出了状元才能建。

柏树林青曲社必须要说一说,且不论班主的为人和见识。但是青曲社开在柏树林的街面儿上可是占几个绝。

最绝之处莫过于它周边不是开婚庆花店、画框店就是卖寿衣墓地的新式棺材铺。另外一家分店,楼下洗车房,旁边儿原来是个洗浴。曾经看他们的访谈,说是福宝阁干不下去,加上盟友们意见不合,才迁到柏树林,因为租金便宜啊。

婚丧嫁娶,红白双事之中总有人在嬉笑怒骂子虚乌有,酸甜苦辣一笑了之。这大概是冥冥中的行为隐喻。此为第一绝。花部还是雅部?并不是领头的喊什么口号就是什么。通俗总比谄媚之风俗好。

相比鼓楼店,我还是喜欢柏树林店。空间狭小,人头攒动,烟味儿汗味儿偶有飘散。一样的演员,一样的节目,坐在柏树林的小店里就是感觉他们节奏尺寸劲头儿最佳,能多笑好几次。

据说,王声老师很久之前就在福宝阁说过大战四明山,隋唐里的经典回目。那时候的他年龄大概和我现在岁数一样(我现在没求本事,以后也不会有啊)。他们开始免费说板凳头儿,说了说,开始收费了。书场就定在柏树林店。三年前封箱,五个人连说燕子李三。可惜是在鼓楼店,店大,空旷,氛围差一些。王声老师说了一下,聚众说书卖出票去,大概是西安城五十年来第一次了……

此为第二绝。

五十年之前是个什么时代?我不太清楚。只是据说,笑林五杰之首张杰尧先生饿死在西安西郊。张杰尧按道理是德字辈大佬,最后相声权威只认他是寿字辈。碑林供伪高雅人士装一装。柏树林可以让伪三俗人员喘口气儿。某社昔日的朋友,今天的竞争者有句话,无淤泥焉有荷花?

到目前为止,西安市相声团体较多,小园子更多。可是大轴没有裂穴,兄弟没有闹成瓦岗散将(7.6,已经有散将的种子萌发了),园子没有搬来搬去,稳定持久者,还是它。此第三绝!

网上搜图,侵删。

如果有人编西安市相声届的故事,柏树林是绕不开的。你看看图上几位,在青曲社的有几位。

光说别人了。说说我。之前,还让摆小摊儿的时候,有一家专门给木头上烙画的。我看了看,大概知道怎么弄。用一把没法变头的电烙铁,用木片烙出一套叨叨狗。送人了。最后证明,伪文艺不能当饭吃。青春都喂了狗。青春最终都是要被挥霍的,不如早早挥霍掉吧。

后来就不用木板改用葫芦了。每次只会烙八大山人的鱼啊鸟啊。鹌鹑可能是我自己最喜欢的。所以我这儿一只也没有了。总把自认为最好的送人。

好像我的朋友都喜欢吃三原名吃,金线油塔。之前冰露爷爷旁边有一个摊子卖金线油塔。做得散而不断,润而不腻,汤水味道酸甜,辣子蒜很香。和各种朋友去都会吃一份。镜糕也是,玫瑰酱不多,但是果仁儿够多。前几天我才知道,嗯,金线油塔要放大油。所谓猪板油。我的朋友不都是汉民。。。

去年,一班朋友来考官。像旧时科举一样,只是考场不集中在北院了。考完,邀他们走走,从西边的洒金桥过坊上,转城隍庙看鼓楼,穿粉巷,经德福巷到湘子庙,远远的看宝庆寺塔,出永宁门。一张门票没买,一站车没坐,他们走得也很开心。

一路上他们净听我瞎白话。临别,一位朋友说挺喜欢这些。在我心里仿佛与有荣焉。

像我一朋友。

十多年前瞎逛时候照的

今年拍的,转眼十一年。

徘徊柏树林(00.7.3)(本篇据反馈错误较多,更改较多,如果还有错误,怪我,就当笔者胡扯了,但改不了,原因在于笔者缺乏能力与耐心。)

有幸得到一段口述历史,仅仅以我的理解方式将它复述。能耐不济,水平有限。感谢那些不失记忆的老人们。特此关闭打赏,各位要是有空闲,多去逛逛,听听历史的回响,保存一点儿记忆也是好的。我也是略尽绵薄,为了我们精神上的长安城。尽得不好别怪我就行了。

?

提到青曲社开在一些寿衣店、棺材铺之列,只谈及放假租金便宜,但是没有解释为什么柏树林附近的街道寿衣店、花店林立。之前,我也不知道。听了一段当地老人的讲述,茅塞顿开。青曲社街对面,一街之隔,是卧龙寺所在。而卧龙寺及其周边从晚晴以至于近现代,承担了西安城内大部分的殡葬事务。传说,民国三十七年,抗日名将张灵甫逝世,回乡即陈尸(衣冠而已)此处,从此出殡。出殡队伍的先导已经出了永宁门,而送葬人群的队尾还在卧龙寺凭吊。

?

卧龙寺在柏树林以东偏北方向。现在去看,一点儿不大,不显山不露水的。其实,汉灵帝的时代,这座寺就诞生了。旧时可一直是是官办寺院,寺院内有一奇石,石上有圆形方孔钱形迹。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不遇之时在此处*钱,输打赢要,金钱四溅,遂成形状。邵力子先生主*陕西,每每闲暇必到此处参禅。千百年来为历代文化名人所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